本文是筆者的切身經(jīng)驗,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關于擇校和專業(yè)、初試復習經(jīng)驗和復試準備經(jīng)驗,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1.擇校
魔都上海,無愧其名。潮流、時尚、藝術與包容,這里應有盡有,前提是你足夠強大。上海的好學校很多,對于工科來說,交大同濟難度較大,神仙打架,于是退一步,選擇上大;但也因此,選擇上大的人數(shù)較多,所以考研難度不亞于普通985高校,報錄比約8:1。
2.定專業(yè)
機械屬于上大的雙一流學科,師資教育資源充足,上一輪學科評估B+,在國內(nèi)20名上下浮動。此外,雙一流學科可以在應屆生落戶上海有額外加分。學院每年都會有交換項目,可以去國外很不錯的學校交流。
初試考四門:數(shù)學、英語、思想政治理論、專業(yè)課。
數(shù)學很重要。八月份以前,注重基礎,理解每一個知識點,千萬不能因為某個點比較難,就不去鉆研,不要怕花費時間精力,這些都是值得的。八月到十月,需要進行題型的訓練,這個階段,你要做到看到相應的題型,馬上想到相應的解題思路。十一月之后,進行真題訓練,二十年的真題需要反復地做,反復地琢磨。
英語因人而異。有些人英語好,少花時間;有些人英語差,多花時間。zui關鍵的無非兩點,閱讀和單詞。閱讀是分值zui大的部分,但可以通過大量的訓練拿到高分,所以重心一定要放在閱讀上;單詞不用多說,你必須掌握。此外,作文方面,背幾篇萬能模板,十二月份之后多寫幾篇就好。
政治不必太在意。知識點沒人記得住,大家都大差不差,重心放在其它科目。十一月份開始,訓練選擇題能力,多做多做就好;zui后半個月,背海五就好,基本就是考試的大題,就算題目不一樣也是換湯不換藥,沒什么難度。
專業(yè)課信息很重要。要是可以的話,zui好找到一個直系學長指導,少走很多彎路,而且會省下太多時間。如果沒有的話,大概的思路流程,按著上大官網(wǎng)的提綱一步步復習,先理清思路,理解每一個知識點,然后做課后習題,zui后找真題進行訓練。
個人面試經(jīng)驗(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第三組),不一定適用于所有組。面試流程有英文自我介紹、英語翻譯、隨機問答。我認為面試的博弈從簡歷就開始了。一般地講,老師是根據(jù)你的簡歷來提問的,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精心設計你的簡歷,讓老師提出你之前做過準備的問題。按照流程順序具體來說這三個部分:
*一部分
自我介紹(中英文提前做好準備,老師一般不會很仔細地聽,因為是之前背好的,不需要動腦子,你可以在這段時間調(diào)整狀態(tài))。
第二部分
英語翻譯,一般是老師所研究方向的專業(yè)英語(老師具體的方向去知網(wǎng)找他的論文,或者多問問學長/學姐),難度不大,復習期間推薦去圖書館借一本機械專業(yè)英語(很多版本,隨便一本),然后每天翻譯一頁就好(因為我英語不好,大概練了一個月)。
第三部分
隨機問答,這個是設計簡歷的重心。
(1)科創(chuàng)
寫在簡歷上,必問,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一般來說,老師會先問一個大的方面,再根據(jù)你的回答,在某一個點上細問,這點只能隨機應變,一般不會為難你。
(2)畢業(yè)論文
提前和本科老師交流,讓他們教你介紹。
同科創(chuàng)一樣,也會細問一個點。
(3)實踐經(jīng)歷
這個如果比較有特點,老師感興趣,就算無關學術也會被問到。例如,我簡歷寫了騎行西藏,他們比較好奇,跟我聊了大概七八分鐘。
(4)專業(yè)課問題(重中之重)
這個是可以預測的。
比如你了解到組里老師主要研究方向偏測控,你就在簡歷上寫你大學期間測試技術,控制工程成績優(yōu)異,那基本百分之*會被問到。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把這幾本書的邏輯框架,具體知識點準備好。但一兩門專業(yè)課不能*證萬無一失,因為每個組的提問方式不同,我了解到有個組要連續(xù)提問十個專業(yè)課問題,所以時間充裕的話,還是要把組內(nèi)老師相關的課程都學了。
(5)時政方面
隨機性很強,我被問到了翟天臨事件。
回答注意相對客觀,符合邏輯,不能偏激。
(6)興趣
你可以寫對某個老師的研究方向感興趣。這個也基本百分之*會被問到,“你對這個方向的了解”。從三個方面準備,*一,對該方向的簡略介紹(我選了機器視覺);第二,拿個具體例子論述(我介紹了人臉識別);第三,zui好能在一個特別的點上深入了解(我提前準備了一個圖像處理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