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0來源:海文考研
相信許多考人文社科類研究生的小伙伴在備考期間一定讀了不少論文,以此加深對專業(yè)課的理解,充實專業(yè)課答題素材庫。
一、為什么要讀文獻
(一)充實答題素材庫
文獻閱讀中積累的很多的觀點素材都可以在專業(yè)課答題時使用。我們要做的就是收集素材,輸入前人的觀點和信息,知道這些觀點可以怎么用,然后形成自己的答題思路。
(二)提升答題邏輯思維
很多論文的寫作結構都非常相似,有的論文結構是提出問題-做出假設-驗證觀點-給出結論;也有的是描述現(xiàn)象-提出問題-給出建議。所以在讀文獻的過程中,我們要學習作者的論證方法-12月沖刺復習規(guī)劃 target=_blank >論證方法,在理解作者思路的基礎上做一定量的輸出,在回答專業(yè)課題目時要有意識地訓練答題思維。
(三)把握出題風向標
專業(yè)課考試一般會涉及目標學科研究領域前沿等,多閱讀導師和學院其他學科帶頭人的論文有助于我們了解目標院校導師們關注的重點,把握考官的出題風向。
二、如何高效閱讀文獻
(一)泛讀選出有效文章
先通過大小標題、摘要快速了解作者觀點,再重點關注結論部分。如果觀點新穎,就進一步閱讀引言部分了解該研究背景和研究內容。如果論文和復習內容是相關的,那么把這篇文章就納入精讀范圍。
(二)精讀重點把握內涵
將精讀論文打印成冊,并且把重點內容按照固定的格式進行記錄。做筆記時,建議大家用電子版,這樣方便后期復習階段的檢索,會有效提升復習效率。精讀需深度挖掘文章的結論和正文論證部分,在閱讀時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進行。宏觀視角包括文章的研究背景、寫作邏輯和推理過程,并且了解文章觀念的提出是基于怎樣的社會背景和學科發(fā)展。微觀視角包括文章的研究方法、作者提出的觀點和此篇論文的結論。
三、怎樣做文獻筆記
筆記模版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論文名字:后期可以利用Excel的搜索功能,通過關鍵詞搜索相關論文筆記。在后期做專業(yè)課真題時,可以快速的通過這個表格搜索學術大佬的研究,打磨答題角度。
文獻作者/時間:重點搜索目標院校代表學者的論文,更有概率會被考到。
發(fā)表期刊:看這個學科的大牛喜歡在什么期刊發(fā)文章,可以針對性的去對這個期刊的其他論文做拓展閱讀。
專題歸類:根據(jù)自己復習的重點進行歸類。如果實在不能歸類,則不填。
研究方法:提升自身對于研究方法的敏感度,考題直接讓你針對某個問題設計研究方法。
研究背景:基于什么背景才研究這個問題。
研究目的:研究的意圖,想解決什么問題。
主要觀點/最終結論:記錄文章的觀點結論,再梳理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這些信息在以后的答題過程中可以拿來使用。
考研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學習計劃、學習資料、課程、解題訓練、進度監(jiān)控與薄弱點鎖定、學習路徑與資源優(yōu)化、專業(yè)課籌備與學習、答疑指導和高價值信息與資源交流這九大核心變量每一項都影響著考研復習效果。而其中專業(yè)課籌備與學習占比就有16%,因而我們在考研復習中一定要非常重視專業(yè)課復習哦!
(內容來源于網(wǎng)絡,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權必刪!)